只求主播效应不顾产品质量 直播带货难免“翻车” _ 东方财富网
摘要 【只求主播效应不管产品质量 直播带货难免“翻车”】据商务部计算,仅本年第一季度,全国电商直播已超越400万场。直播带货火爆,也存在消费胶葛问题。北京消协经过对直播带货渠道的查询,发现有部分渠道存在虚伪宣扬。中消协的顾客查询也显现,有37.3%的人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,即便在直播带货处于上升期的2019年,品控、售后、发货等问题也一再发生。(华西都市报) 若鉴定2020年的高频热词,无疑少不了“直播带货”。据商务部计算,仅本年第一季度,全国电商直播已超越400万场。 直播带货火爆,也存在消费胶葛问题。北京消协经过对直播带货渠道的查询,发现有部分渠道存在虚伪宣扬。中消协的顾客查询也显现,有37.3%的人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,即便在直播带货处于上升期的2019年,品控、售后、发货等问题也一再发生。 有消费就会有胶葛,就会有顾客的维权,从这点上说,维权直播带货并非新鲜事。虚伪宣扬、品控售后发货等问题,其存在时刻堪与电商开展史比肩。直播带货不仅是消费场景改变,也是电商经济的新增长极。很多线下运营主体转战直播风口,买卖规划扩展,若不充沛注重顾客维权问题,便是无视顾客权益。 从监管层面说,若未及时祭出重拳,便会有管理真空,要挟方兴未已的直播带货经济。耐久看,获益于直播带货的各类商场主体,也难免遭其拖累。对线上真实存在的虚伪宣扬现象、冒充伪劣产品,监管要耐久在线。 直播带货实质是营销,直播是方式,带货才是底子。为了抢夺顾客,带货必定追逐主播影响力、价格优势及销量数据。直播“翻车”的原因往往是重营销、轻产品质量,导致品控售后出纰漏。 中消协查询发现,观看直播的人主要是了解产品,“性价比”和“喜爱程度”是购物关键因素,有60.1%的人是因产品性价比才“剁手”下单。因此,直播带货只寻求主播效应,疏忽质量管控,无疑是舍本求末。 直播带货能快速开展,离不开电商渠道运作。但是,为抢商场,招引带货主播、产品品牌入驻,难免有渠道在监管上睁只眼闭只眼。整治直播带货乱象,渠道要自动作为。查询中,受访顾客关于“主播是否便是运营者”的问题认知较为含糊,这导致人们有意维权,却找不到适宜的目标,因此渠道要清晰带货职责,疏通维权通道。 除极少数头部主播外,不少带货主播的从业本质不尽善尽美,比如对品牌的陌生,导致介绍时无法满意观众需求,难以让顾客发生黏性。 新事物开展并非一往无前,而总是在动态中完善,直播带货相同如此。近来,中国商业联合会牵头拟定《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根本标准》和《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点评攻略》两项标准,将详尽规则直播带货准入、运维及监管方方面面。本年7月,浙江将首发直播电商服务标准,设置主播“负面行为”清单。这些行动的出台,释放着引导规制直播带货职业开展的信号。只要职业表里标准力气增强,专业人才出现,直播带货经济才干逐渐离别乱象。 据中国青年报